本文为《别有因缘咸水妹》下篇。
咸水妹、水鸡、伪咸水妹
在上篇中,我们发现,咸水妹与蛋家、粤妓均有交织,但未曾厘清。因此,无论在风俗学还是民俗说上,都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所谓“水鸡”,是旧时广州娼妓陋俗的一个重要特色。年,胡朴安主编的《中华全国风俗志》出版,由于其开创性,于右任、黎元洪、汪精卫等欣然题词,许世英、叶楚沧等受命作序。是书第一次开始比较清晰地分辨记载:
粤有所谓水鸡者,即所谓蛋妇也,以其居水滨,故名。浮家泛宅,一叶扁舟,日以渡人为业,生涯亦颇盛。顾此等水鸡,则注意于夜市,所撑之艇曰沙艇,装璜美丽,洁净非常。每当夕阳西下,则灯火齐明,沿河一带,如西濠口、长堤、沙基等处,济济溶溶,触目皆是。一般青年蛋妇,盛服艳装,坐以待客,或高唱其咸水之歌,或娇呼其唤渡之声,于是叫艇呀,游河呀,乘凉呀,过夜呀,一片柔脆声浪,乍聆之如春莺出谷,殊令人解颐。遇炎夏时尤多。第见其衣黑绸之衣,长者及膝,着黑绸之裤,短及于胫,赤足盘坐,而露其雪白娇嫩之肤焉。夜度之资甚廉,然多麻疯之症,偶一不慎,则祸立随之矣。(湖北人民出版社年版,下编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