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没有不行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
这句话在《垫底辣妹》中由补习班的老师坪田说出时激励了多少考生,年上映的这部日本电影改编的就是出自坪田信贵写的《年级倒数第一的辣妹一年内偏差值提升以上并考入庆应大学的故事》一书,年影片在中国上映后收获万票房的成绩。
影片一出在国内引起了考生们的共鸣,直到如今每到考试季时这部电影都被挖出重新放映,电影中出现的沙耶加,坪田老师以及沙耶加的母亲或多或少都让屏幕外的我们感受到我们自己就是电影故事中的一员,但细看下来我们又不是他们之中的一员。
造成这样的错觉是电影《垫底辣妹》爆火的原因,因为它反映出来的是我们在备考中遇到的情况,但又并非是所有人都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影片中角色那样的经历,换句话来说就是:境况一致经历不同。
《垫底辣妹》为何能在考试季时让众多考生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观看呢?它究竟有什么魅力让看完影片后的考生变得激情满满?这背后又揭穿了什么现实意义?
我将结合影片中出场的主要人物:沙耶加、坪田老师、沙耶加的母亲进行一一解析并结合影片谈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沙耶加
影片当中的主人公工藤沙耶加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渣但她凭着一股超强的动力最后考取日本应庆大学。在影片开头中沙耶加那副无所事事扶不起的阿斗模样可能和许多学生不一样,我们的起点都是处于努力奋斗面对考试的状况,但为何女主人公的起点与广大考生不一样却又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呢?这样的共鸣感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 为目标执著奋斗的模样像极了即将要高考的我们
影片中的沙耶加因为触犯学校校规被停学后沙耶加的母亲为她找到了一个补习班,在补习班上原本颓废的沙耶加在坪田老师的诱导下终于找到一个奋斗的目标——考取应庆大学。
沙耶加找到了方向就像戏外的考生一样都明确知道自己需要考上哪所大学且考上这所大学又需要多少分,戏里的努力折射出戏外的我们勤勤恳恳复习的模样,因此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把我们的经历带入影片里,从而产生一种我们就是沙耶加本人的错觉。
- 考试上所遇的困扰与考生一致
在备考的途中一帆风顺几乎是不可能的,沙耶加因落下功课过多补起基础知识需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前期打下基础是一段很简单的过程然而在开始学习小论文更接近一步学习应庆大学的试题时困难就出现了,迷茫、不知所措、自己的努力究竟有没有用的负面情绪突然喷发。
影片中的沙耶加在雨中哭泣在床上仰望天花板发呆,都与影片外的我们在面对考试困难时成绩提不上的境况一致,用电影的语言来替我们说出备考的无奈,用影片的剧情来讲述我们备考的迷茫,是否要坚持如何去坚持,影片中的画面与戏外的我们产生共鸣,再用共鸣去敲醒我们自己,这就是为何《垫底辣妹》可以被考生N刷多遍的原因之一 。
- 最后考取大学的完美结局是戏外的我们所追求的梦想
沙耶加的成功是一步一个脚印换来的,我们可以看到她为了平衡与朋友和学业之间的问题不惜牺牲睡眠时间,也可以看到为了记下英语单词骑着自行车在夕阳下背诵“He his him his”,也能看见为了考试忍心减掉心爱的长发打扮得土气,还能见到长夜漫漫不停的翻动字典反复背书……沙耶加的努力我们看在眼里,自然希望在最后的结局她能考上心怡的大学,而造成这样的心理状态其实是我们都希望付出有结果。
我们在看《垫底辣妹》时因前期铺垫了太多的努力画面影片已经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拼搏精神的氛围,在这种氛围的催动下我们会希望有好结果,而这个好结果是戏外的我们去寄托的,相当于我们都愿意去相信我们自己想去相信的那一幕,最终沙耶加成功考取应庆大学则与我们内心愿意去相信的那一块磁相撞,因此在看完《垫底辣妹》时就会产生一种:只要我去努力我也可以成功考取心仪的学校这一想法。
沙耶加的成功在于她不断地奋斗不断地认清自己要走的方向,她的努力不是一天就成而是一日复一日的去堆积,沙耶加的努力其实也是考生们的努力,我们都有一个梦一个能考上心仪学校的梦,而沙耶加是我们梦的代表者。
最完美的老师莫过于无条件相信学生的坪田老师
有一种老师叫坪田老师,影片中的坪田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寄予厚望,不管是沙耶加还是玲司或是补习班的其他同学他都认为他们是最棒的。
那么为什么成为补习班的补习老师?偶然在招聘杂志里找到了这里的招聘,最开始只是打算做做兼职而已的,做了以后发现这份工作意外的有趣,因为学校是学习能力还有性格完全不一样的学生们聚在一起进行教育,像我当年一样跟不上课程的学生其实有很多,但是如果是在这里的话我可以对应每一个不一样的学生改变我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更多的潜力挖掘出来。
在影片里我们能感受到坪田老师身为教师的负责,他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棒的,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从来都以最积极的一面去鼓励去维护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教导不同的孩子,而这样负责任的行为往往都是如今多数教师都没有达到的,就造成戏外的我们渴望有这样的老师。
坪田老师最让考生觉得不可替代的最主要原因不是他对孩子们的鼓励,而是知道使用什么方式去教导什么孩子,对玲司他会说:“咱们换一种方式去报复你爸爸吧”,以考上大学来“报复”父亲这是针对玩世不恭的玲司来说;对沙耶加他会说“咱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输的人被惩罚做一件事”,以做游戏的方式引入到教育中变着花样激发孩子的学习能力,着重要点精准扶持,这样的老师是高三学子最渴求也最希望能在迷雾中找到一盏明灯的人。
但电影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不对称,集中性学习的弊端让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种待遇而吸引考生再一次观看影片的重要原因则是希望通过这部剧中的坪田老师送给自己一盏在迷雾途中的照明灯。
母亲是女儿最顽强的后盾
沙耶加的母亲明里从小到大都维护着沙耶加,前期我们会抱怨母亲的溺爱让沙耶加变得不学无术,然而到后期又会因为沙耶加的母亲无条件支持她学业的行为令我们感动。母爱有各种形式而沙耶加母亲的爱就是无条件支持。
明里不知被老师叫去学校多少次但仍然向着沙耶加,即便沙耶加做了错事明里也会发现沙耶加好的一面以此来鼓励她,可以说没有明里就没有沙耶加的未来。
明里为了沙耶加不惜与丈夫闹翻,为了筹集学费打着双份工,为了能让沙耶加补习次数再多一些拿出两个女儿的保险基金费,这样默默支持让我们感到暖心的同时不仅激励戏外的我们暗自发誓一定要给自己的父母一个完美的成绩。
虽然明里出场的次数没有坪田老师那么多,但明里的出现其实是在暗示戏外的我们:看,父母对你的爱造就了如今的你。也正因为这种爱才会让考生在看完电影后知道自己在背负着什么,也明白这份高考成绩的重量有多重。
电影背后的现实意义
除了以上三位主人公外,影片中还出现了几位人物,在这几位人物当中反映出的现实教育方面折射的特别明显,不管是家庭教育方面还是学校教师方面,都赤裸裸地揭开一名考生需要有坚强的后盾与无条件的支持是多么重要。
- 沙耶加的父亲:重男轻女强加自己的梦想放在孩子身上
影片一开头就直奔主题,讲述了沙耶加为何变得孤单,父亲对弟弟的高期望让沙耶加从小就没有受到父亲的重视而幼小的沙耶加正好需要父亲的关爱,在缺失父爱这一块最终只能由母亲明里补上。
即便沙耶加长大后想要考取应庆大学,父亲只加以反感:
做这些愚蠢的梦到最后受伤的还不是她自己
当面对心爱的儿子时,父亲却是另一种模式来关心儿子:
只能寄希望于龙太成为职业选手
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造成两种不同的结果,沙耶加在母亲明里的培养下最后考取应庆大学,而弟弟龙太因父亲自身对棒球的迷恋强加给孩子弥补自己的遗憾最后压迫太紧导致孩子变迷茫变消极。
谁说父母不怀旧?谁说父母不恋梦想?只是他们把自己曾未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罢了,就像影片中的沙耶加父亲一般,不断地培养加龙不断地给予希望不断地用“我只指望你”这种压制性的话语来增加加龙莫须有的压力。
很多人觉得家庭教育是父母教育孩子,错了,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成长。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放任孩子走属于他们自己的路才是真的对他们好一味的“追梦”最后害的不仅有自己还有孩子。
- 沙耶加的弟弟:被父亲过度的期望最终迷失自我
加龙是一个很明显因为父亲的原因导致对自身如何发展陷入迷茫的人。加龙的状况其实很像现实生活中的一群人,他们不知自己想要什么,总是按部就班的生活父母叫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自己的梦想可言,他们是父母追梦路途中催化产生的悲惨物,过度的期望过度的压力只为让父母感到高兴开心,这群孩子以为自己拥有一切但回过头看看却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那沉甸甸的期待。
每个孩子都有他自身的天赋,在孩童时期就应该去开发去诱导他们,而不是从小就接受父母的意愿去生活,这不是自己的路而是复制另外一条父辈的路。
幸而,加龙在最后以反抗做出选择,也让父亲明白强加的愿望不是希望而是枷锁。
- 沙耶加的老师:不相信学生能行,只认为渣生永远是渣生
沙耶加的老师在学校对待沙耶加的看法其实和现实生活中老师看待差生的态度一样,他们因顾及全班人的总成绩会对个别差生产生抵制心态,在不深入了解学生时就会下定妄言。
影片中沙耶加的老师认为沙耶加就是个“渣”是绝对考不上应庆大学的,而与沙耶加的对赌也是相信渣生永远就是渣生,但影片里沙耶加的老师与坪田老师见面的对话其实无形之中揭露了老师对待学生的看法只是凭自身的臆想来评断:
我认为没有不行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她是存在无限可能性非常优秀的女生,被说成是渣子的学生会真的以为自己就是那样子,可能会变得无法再相信自己,我也是这样。
而每每看到这一段对话时,屏幕外的我们犹如找到了一位知音,因为我们知道差不代表变不了好,我们的“差”是因为他人的主观臆断才造成的这种观念,其实我们并不差。
沙耶加的老师这一个人物其实也是在嘲讽如今的某些老师,在还未真的了解自己学生时以及未好好的开导教育孩子时就扣上莫须有的称号。对孩子来说,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经常被说差,久了自然而然自己也觉得自己差了。
不过影片最后沙耶加实实在在的把这个“渣”给拿走狠狠地宣告老师:沙耶加不是差生!
- 玲司:需要伙伴的激励,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玲司作为一同在补习班补课的同学起初被家人连哄带骗送进青峰私塾到后边改了性子沉下心学习其实都离不开沙耶加的影响。沙耶加在自己努力的过程中发光,进而也带动了同伴一起努力学习,这种学习效应比单打独斗好太多。
学习讲究的是一个氛围,当自己的伙伴都在拼命学习时无意间会产生一种我不能落下,我需要努力学习和她/他一起进步的想法,这就映证了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虽然最后玲司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但他已经从一个只爱打游戏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心怀社会的进步青年,伙伴的影响不可小觑共同进步共同努力才是最好的陪伴。
结语
《垫底辣妹》在我个人看来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励志电影,其中包含了教育,家庭,个人的思考方向,贴近现实生活也易戳中泪点,总能让人在观影的同时感受到自己想要变得更好的冲劲儿!
它热血但不夸张,它感动但意味深长,《垫底辣妹》是一部值得多刷几遍的好电影。
文:爱吃巧克力的朵拉
写文不易,切勿抄袭,一旦发现绝对维权
我是爱吃巧克力的朵拉喜欢以小众视角看影视,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