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ouanet 译/David Wu
“永远不要相信一名罪犯……除非你不得不这样做”,是《罪恶黑名单》——年9月日在美国NBC电视台首播的犯罪惊悚剧——的官方格言,不过黑名单的真正教训是——“永远不要相信政府......即便你不得不这样做。”反政府叙事兼具娱乐性的节目并非很多,然而“黑名单”一剧特别值得观赏。若有一出节目,把政府当成罗斯巴德所称的“帮派”那样看待,则非“黑名单”莫属。
“黑名单”的故事梗概如下:一名国际罪犯——雷蒙德·雷丁顿(绰号“红魔”),出于极奇神秘的原因,决定与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合作。FBI为换取有价值的信息,允许他自由地从事自己的买卖。因此,问题就在于:“红魔”是为美国政府工作,还是相反。雷丁顿在第1季第2集明确说:“FBI现在为我工作。”
的确,经过三季以后,我们仍然对雷丁顿知之甚少。正如他在第1季第1集所说:“关于我的一切都是谎言。”
雷丁顿作为一名自由贸易者
相对大多数政治家、官僚和自称的“务实自由派”而言,雷丁顿从不想伪装自己以讨好别人。因此,大家毫不奇怪地发现,雷丁顿是自由市场的坚定支持者,是一名响应消费者主权的企业家,并因此受到FBI众人的嘲笑。例如,在第一集中,探员唐纳德·雷斯勒评论雷丁顿:“他没有国家观念,也没有政治目标。红魔唯一效忠的是出价最高者。”换句话说,雷丁顿不想把他的意志强加给别人。他不是一个国家主义者,也并不追求权力。
在这一点上,有人会反驳说,雷丁顿在用“暴力手段”赚钱,他不是生产者,也不是企业家,而是一名盗贼。我们必须在这里消除一种可能的误会。黑手党的主要功能不是侵犯,而是从事私人安保业务。这就是甘贝塔(Diego Gambetta)在他的优秀作品《西西里黑手党》一书中所表明的。类似地,雷丁顿也是一名有效响应其消费者最迫切需求的企业家,而无论他们具体是谁。
对他来讲,暴力仅仅是保护别人不受政府或其他帮派侵犯的手段。在第3季第集中,当有人问雷丁顿以前是否杀过人,他诚实地回答:“是的,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不是罪有应得。”与用战争和无人机杀害无辜者的政府相比,雷丁顿作为一名老兵,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设法阻止政府挑起的军事冲突。
雷丁顿的任务之一,也就是助人一臂之力,让他们消失得无影无踪,从而摆脱美国政府的大规模监视体系。出于所有这些原因,雷丁顿理解自由市场的美德。第1季第9集,在一场与FBI探员雷斯勒的对话中,展示了雷丁顿的经济自由主义:
唐纳德:“我们庆祝什么?”
雷丁顿:“自由贸易,唐纳德!自由贸易。”
同样,第3季第集,雷丁顿谈到某家暴力机构的雇主,这家机构与美国政府暗通款曲。他说:
他雇佣这家机构协助驯服一家“野蛮”的竞争对手,克罗金特控股公司,这家公司让廉价石油如潮水般充斥市场,极大打压了油价,而我通常会对生命力顽强的自由市场竖起大拇指。但问题在于,石油是从激进的圣战者那里买入,货款用于资助各种肮脏勾当。
夸赞自由市场以及自由贸易,完美概括了雷丁顿的个人信念。
雷丁顿抗拒政府监管及其财政恣意。在第1季第集,一名罪犯窃取了政府的计算机原型程序,这样只要按一下按钮,就能渗透最安全的网络,雷丁顿成功挽回了局面。他机智地评论道:
因此,联邦政府已经用数码核弹头武装了一名网络恐怖分子,这是你上缴税款所起作用的另一个绝妙例子。这就是我从不缴税的原因之一。
在第3季第集,留意到政府的浪费,雷丁顿说:
你们执法机构,就喜欢用各种工具、各种扫描。FBI承认它把钱花在什么地方了吗?把亿美元花在面部识别软件?也就是说,他们至少要花亿。老实说,如果我是纳税人,我肯定要气死。
“最恶者上位”对决“最优者获胜”
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出色证明,一种国家统制主义的制度,存在着一种让最坏的人登上权力顶端的倾向。“黑名单”完美体现了这样的趋势。
雷丁顿有一个现实主义的权力理论。对他来讲,一家政府机构,要么因为没有约束力而毫无用处,要么因为拥有强制力而与最恶者上位的公共黑手党无异。这就是为什么在第2季第集当中,雷丁顿正确指出:“我一直对联合国心持疑虑。这种理念本身就分裂得可笑。各国把自身利益搁在一旁,心怀共建一个地球村的美好愿望?手拉手高唱“Kumbaya”(黑人灵魂歌曲,意为“来这里吧”)?老实说,听起来也太像幼稚园的小孩过家家。”
在“黑名单”中,美国政府被人品恶劣但身居高位的政府官员所把持。这一切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公务人员即便再诚实,也不断受到压力去做不堪之事。正如康诺利——剧中的总检察长说:“我从来没有任何原则——这就是我乘火箭升到顶端的原因。”
最恶者上位的另一实例,发生在第1季,FBI探员想要发掘一个阴暗的真相。她的上司冷冷回答:“你应该关心你的职业生涯。”要么服从以便往上爬,要么你就会在余生从事一份无关紧要的工作,当涉及政府时往往别无选择。
但国家机器的非人性化走得更远。政府总是试图区别“好”人和“坏”人,让官僚侵犯受害者权利时毫无悔意。例如,在第1季第集,政府为查出内鬼,对秘密据点遭到攻击展开调查。一名调查员和FBI探员之间的谈话如下:
调查员:“根据你的治疗报告,你对突袭中发生的事感到内疚。”
探员:“当然,我射杀了一个人。我先前以为我在治疗中所说的话会被保密。“
调查员:“你射杀的是一名恐怖分子。为什么你会感到内疚?”
探员:“因为-他-是-人!”
后来,调查员——换言之,被训练得不像话的官僚——认为这位FBI探员是内鬼。正由于雷丁顿的专业知识与周到保护,经过他自己的调查,FBI探员的嫌疑才被洗清。“黑名单”一剧中最惊人的是,即便是好人,但求自保甚至想要行善的好人,也被逼着变坏。
不同于政府,雷丁顿在他的商业运作中极为高效。他甚至比监视无所不在的政府拥有更好的情报。作为一名优秀的自由至上黑帮分子,他批评政府的浪费和政府情报部门的低效:
在过去一年中,美国政府在通信智能上花了多少钱? [...]你的国家已经成为窃听者的国度。频域三角测量、卫星、加密算法...诸此等等!你忘了最重要的是人的智慧。结盟、关系、诱惑。
雷丁顿不仅比呆板的官僚更加时尚,法语无可挑剔—— 对此我可以作证—— 并对法国葡萄酒有着丰富知识,而且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都胜过政府。在第2季第2集,雷丁顿甚至在警方和FBI的重重包围下,神气活现地从餐馆逃脱。
从自身利益出发,雷丁顿清除那些污染国家机器的堕落公共罪犯,从而也服务于公共利益。有些人可能会争辩说,雷丁顿变得富有,要归功于柯里昂(电影《教父》中的人物)的交易理论——向一个人提供他无法拒绝的东西。然而,这并非雷丁顿赚钱的方式。除非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他从不威胁别人。 雷丁顿之所以富有,是因为他是自己领域里的顶尖好手。而在另一方面,国家是系统运用柯里昂交易理论以维护其至高无上权力的机构。政府的信条简单来讲就是——“但凡还不属于我的,才归你所有。”雷丁顿的信条则与之相反——“让我们做个交易吧。“
本文翻译得到Mises.org授权
来自公号:私产经济学与伦理学
禅心老师翻译了很多奥地利学派的文章
见识深刻,值得关注
凤凰财知道(icaizhidao)中国最权威的财经评论
每天都有热点财经新闻的犀辣点评!
觉得文章不错?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