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看的电影是《万物理论》。
这部电影躺在我的豆瓣“想看”里好几年了,以为是一部枯燥的伟人传记片,一直没勇气去看。
今天看完才发现,这就是一部披着传记片外衣的爱情片,不仅不枯燥,而且很意思,能够发人深思。
怀疑影片的导演有强迫症,特别喜欢首尾呼应,利用反差来凸显主旨。
影片开始霍金和同学骑单车比赛,然后参加划船比赛,把霍金生病前的身体状态展示得淋漓尽致,与他生病后的身体情况形成巨大反差。
霍金在选择论文题目时,有一支笔掉落桌底下,他轻松弯下身子捡起了笔。在影片快结束时,他坐着轮椅上台演讲,看到台下有个女观众的笔掉了,他感到自己慢慢恢复了,站了下来,走下讲台把笔捡了起来。首尾两处,再次对照来表现霍金对身体健康和自由行动的渴望。
霍金与女主第一次相遇是在一场派对上,两人一眼相欢,迅速进入热恋。两人其实分歧很大,霍金理性,研究物理,不信教,不跳舞;而女主感性,喜欢文学,信教,爱跳舞。但两人仍然在一起了,甚至在霍金生病后,还是决定了结婚。女主为了爱情做出了重大牺牲。
在结婚后,两人的孩子一个接一个的出生,霍金的名气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差,两人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霍金与简的情感经历再次验证了这一说法。
为了转移视线,简参加了教堂的合唱班,结识了合唱班英俊帅气的指导老师。这位老师的到来,一度为霍金一家带来了欢乐,但也伴随着霍金另一个孩子的出生,引发了流言蜚语。霍金让妻子带着孩子随老师外出露营散心,自己独自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料身体突然恶化再次住院。
女主下定决心让霍金做了大手术,虽然保住了性命,但霍金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只有眉毛和一两个手指可以动。
女主再次帮助霍金恢复信心,请来专业的技师照顾他,没想到这个女技师竟然同霍金产生了感情。
霍金恢复信心后,开始著书立说,撰写《时间简史》。在功成名就之际,霍金提出同简离婚,爱情就这样消耗在婚姻生活里。
简在离婚后,去教堂寻找男老师。男老师看到简后,不发一言转身就走,在简失望离开时,听到了男老师的钢琴声,简开心跑向他拥抱在一起。
最后,霍金的《时间简史》大卖,在学术和世俗赢得大名,连女王也要嘉奖骑士勋章。他选择带简参加授勋仪式,两人重归于好。
霍金在电影中说了一句台词,生命不息,希望不止。我改动了一下,变成了生命不息,爱情不止。因为这部电影真正讲的是爱情。
两人初识相爱,排除万难,牺牲众多,放弃众多后,结婚在一起,生子多人,反而渐行渐远,以致分手,多年后又再次修好。
重提上面说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话题,为什么很多相爱之人在结婚后不爱了呢?
我想爱情是需要神秘感的,而婚姻生活要天天在一起,看多了看透了看腻了,不再神秘不再有新鲜感。本来就有巨大分歧的人,为了心底自认的爱情做出重大牺牲,在一起后心里是会不由自主地衡量的,会偷偷找弥补找对价的,而看到是那个平凡平常的对象后,开始失望开始遗憾开始后悔。在矛盾无法消弭时,也会做出一些修补的措施,比如参加合唱班,比如外出露营,比如生很多孩子,但终究无法遮挡矛盾,遗憾分手结束。
两人毕竟相爱过,一起生活多年,养育多个孩子,分手并不能隔绝所有,在最后的重归于好也是一种必然。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喜欢选取的视角,不再是大场面大事业,而是从情感生活的角度看待星光熠熠的大人物。
喜欢两位主角的表演,小雀斑饰演的霍金简直就是霍金本金,让人看得忘记了他是一个演员。而女主简真的是太美了,太美了,完全是我心目中西方女性最美的样子,当然演技也很不错。
原以为看霍金的传记片,会从中汲取霍金笑对人生、直面厄运、追求梦想的生活态度,但被两人的爱情故事完全吸引了过去。
可能是因为缺什么就想什么吧,现在的我好希望收获自己的爱情,不枉为人一世。祈祷,虽然我同霍金一样是无神论者,但爱情太过神秘难解,只能交给冥冥中的神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