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失的她》成为暑期档最大黑马,当“李木子式婚姻悲剧”登上热搜,我们终于意识到:陈思诚这次拍的哪里是悬疑片?分明是一面照妖镜,撕开了当代婚姻最隐秘的伤疤。
一、消失的妻子,不消失的困局
电影中,何非(朱一龙 饰)用一场精心策划的“海底星空”谋杀了妻子李木子(文咏珊 饰),而现实中,“泰国孕妇坠崖案”原型王暖暖的遭遇更令人脊背发凉。
为什么“杀妻”题材总能引爆舆论?
因为它戳中了当代人最深的焦虑:婚姻究竟是港湾,还是赌局?
赌徒心理:何非将婚姻视为翻身的筹码,而现实中,“扶贫式婚姻”“凤凰男吸血”的争议从未停歇;
恋爱脑陷阱:李木子一次次原谅丈夫的谎言,像极了那些在婚姻中自欺欺人的女性;
完美受害者困境:即便她善良、富有、隐忍,依然逃不过被吞噬的命运——这何尝不是对“受害者有罪论”的讽刺?
二、悬疑是壳,人性是核
陈思诚聪明地用“反转”包装了社会议题:
畸形秀演员的嘶吼,隐喻婚姻中失语的女性;
海底牢笼的B超照片,照见男性对生育价值的掠夺;
梵高《星空》的浪漫,反衬出以爱之名的谋杀何其冰冷。
最惊悚的一幕,是何非得知妻子怀孕后的崩溃——他后悔的不是杀人,而是“本可以用孩子拴住她”。这一刻,爱情、亲情全成了利益的计量单位。
三、票房亿,女性观众为何买账?
数据显示,《消失的她》女性观众占比超%,她们不是在为悬疑买单,而是在为共鸣投票:
李木子的防鲨笼:像极了现实中为了家庭放弃事业、社交,最终被困在婚姻围城中的女性;
沈曼(倪妮 饰)的复仇:闺蜜情成为全片唯一暖色,暗合了“girls help girls”的时代情绪;
片尾彩蛋的讽刺:若何非回头,真能拥有世俗圆满吗?这种虚假的美好,恰恰是对婚姻童话的彻底解构。
结语:我们需要的不是恐婚,而是清醒
《消失的她》爆火后,不少情侣因观影吵架、分手上热搜。但真正该警惕的,从来不是婚姻本身,而是那些藏在甜言蜜语下的“何非式逻辑”:
“我爱你,所以你必须拯救我。”
“我错了,但你要给我最后一次机会。”
“你要的平等和尊重?那我的利益怎么办?”
或许电影最大的价值,是给了所有李木子们一记耳光:
爱可以纯粹,但婚姻必须复杂——它需要财产公证、底线思维,以及随时离开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