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曹保平导演的新作《追凶者也》终于在院线上映,从《李米的猜想》开始,我就关注了这个导演,后来的《狗十三》和《烈日灼心》等电影也都没有让人失望,这一系列的作品奠定了他犯罪片的风格和地位。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曹导又把刘烨送上了影帝宝座,让人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值再度升高,之前导演定档的时候我就下了提前锁定年度十佳的预测。可是观影归来,这部片子没有想象中的惊喜,更可以说有点失望。首次尝试黑色幽默的方式来讲故事的曹导,并不怎么自然。
首先,我们还是得肯定曹导对于犯罪类型片的探索,在华语电影里,这种荒诞和幽默的风格算是较为突出的。讲到黑色幽默,我们会想到科恩兄弟,会想到昆汀,会想到盖里奇,国内我们会想到宁浩。宁浩从《疯狂的石头》开始对黑色幽默类型电影进行最早的探索,到《无人区》,已经能把这种风格玩得很成熟了。
但是放眼整个华语影坛,除了宁浩外,还没有哪个导演愿意尝试这种风格,或者说能够把这种风格玩得开。而曹保平本身就是黑色犯罪电影的代表人物,但是之前的他,在叙事结构和电影风格上并没有太多特别的地方,中规中矩的线性叙事。所以曹导这次对于黑色荒诞喜剧风格的尝试无疑是让人惊喜的。
电影分别从刘烨、段博文和张译的三个视角来讲诉同一个案件,三位主演的三段故事有三种不同的风格。第一段的刘烨部分引出了电影的主要故事情节,刘烨饰演的修车匠被卷入了一场凶杀案,他誓要找到凶手来为自己证明清白。第二段的段博文部分,讲诉了段博文逃跑的故事,推翻了第一段的推理,带出了第三段真正的凶手。第三段的张译部分,是真正的黑色幽默部分,荒诞而又讽刺的喜剧效果,同时将整个故事讲诉完整。
三位主演,刘烨平庸,段文博崭露头角,张译令人印象深刻。张译的表现可圈可点,他的角色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承包了大部分的笑点,可以说是全片最大的亮点。然而讽刺的是,在今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帝却给了刘烨。
但是,回到我们开始说的不自然的黑色幽默。张译那一节的确承包了多数的笑点,可是给人的感觉还是很刻意地在搞笑,笑点很密集也很尴尬,导致节奏有失控了,最后的收尾也走入了俗套。
《追凶者也》的黑色幽默是很刻意很勉强的,并没有抓住核心的东西。而且片中几位主演讲的方言更是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
不管怎样,《追凶者也》仍然是中秋档最值得观看的电影,最起码在国产类型片的探索上,又更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