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火
在《金瓶梅》两大系统里,崇祯本即《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下简称“绣本”)属一大系统。崇祯本后又因清人张竹坡()评点形成清及清以降的张批《第一奇书》底本(下简称“张本”)。这两个底本,最大的不同是,崇祯本有眉批有夹批(此眉批与夹批何人所为,至今是谜),张批本有全书的总论和各回的分论(张批共十万余字),即便同属绣本,两本的一些文字也有些出入。再就是,两本的插图也有不同。本文,讨论两本的插图。
一般认为,北京大学崇祯本即《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藏本,其插图共有两百幅即每回各二幅。今台北里仁书局年出版的梦梅馆校本的《金瓶梅词话》录有此两百幅插图,由于此两百图为今人仿绘,因而失去了当时木板雕刻的味道。广西美术出版社年依据原刻出版了《金瓶梅/插图集》,此“插图集”删去了该书社认为的“侈亵”图谱二十二幅。一百七十八幅《金瓶梅》插图,因是影印,便十分完美地保存了当时插图的精致与韵味。现藏日本早稻田大学、台北故宫、大连等地的皐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藏本,是清在清初禁“金”之后的第一个《金瓶梅》公开版本,时间是康煕三十四年(),其刻本东家为“影松轩”。“影松轩”,国内百度、海外谷歌、维基百科都没有此词条。在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馆藏目录中的“出版”一栏里注明“出版地不明”,在台北故宫馆藏目录里,同样只注明了出版商“影松轩”,也没有“影松轩”的其他信息。“影松轩”此版有一“序”,序末称:“时,康熙岁次乙亥清明中晚。秦中觉天者,谢颐题于皐鹤堂。”这一版本序、目录之后有插图一百幅即第一回至第五十回的插图。这一百幅插图的底本,源于崇祯绣像本,但却又不同。下面说说它们的不同。